“白云邊座落于湖北松滋市城區北端。這里東臨江漢平原,西倚巫山嶺余脈,南接武陵,北濱長江,土沃糧優,泉甘風冽,是歷史悠久的釀酒勝地。據考古專家對位于松滋王家大湖桂花樹遺址的發掘,發現松滋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釀酒業的出現。在大溪文化后期,松滋的先民對釀酒、飲酒已習以為常。古書記載:松滋“自晉、唐以來,開設酒肆,歷有年所”。
公元759年,唐代大詩人李白秋游洞庭,乘流北上,夜泊湖口(今湖北松滋市境內),籍湖光月色,舉杯吟詩: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美酒絕句相得益彰,白云邊酒由此得名。
白云邊及其前身松滋縣人民酒廠,自1952年誕生至今,已走過60年的崢嶸歲月,從當年小小的私人作坊到如今龐大的現代化集團公司,企業發展大體經歷了新生初創、穩步發展、曲折前行、展翅騰飛四個階段。面向未來,白云邊提出了更為輝煌的遠景規劃。
——白云邊的前身是創建于民國時期的松滋老字號“泰順和糟坊”。1952年5月,泰順和糟坊更名松滋縣人民酒廠,從此開始了她艱辛而光榮的發展之路。酒廠成立后不久便發展了6家分廠,員工達到100多名,年產白酒100余噸。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歷經近20年的風雨,酒廠邁開了“創優創牌”的步伐,通過優質窖泥的培養、優質曲的培制、釀造工藝的改進,在1973年的金秋,酒廠新一代產品問世。
——在1974年的中南五省評酒大會上,酒廠新一代產品首次亮相便贏得了品酒師們的高度贊賞,輕工部工程師辛海庭更是詩興大發,現場吟誦起詩仙李白的那首千古名句,白云邊酒聲名遠揚。
——1979年9月,53°“白云邊”酒在旅順舉辦的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白云邊從此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
——1981年3月,松滋縣政府辦公室通知,將“松滋縣人民酒廠”更名為“湖北省松滋縣白云邊酒廠”。4月,縣政府辦公室通知,將“湖北省松滋縣白云邊酒廠”更名為“湖北省白云邊酒廠”。
——從1981年到1993年這十幾年間,白云邊進入穩步發展階段,酒廠為擴大產能,先后進行了三次技改工程,助推酒廠實現闊步騰飛。在此期間,“白云邊”酒連續3次獲得“國優 ”稱號,17次在省以上評比中獲得第一名。
——1991年10月,“白云邊”酒以其“芳香優雅,醬濃協調,綿厚甜爽,圓潤怡長”的獨特風格被輕工部確定為全國濃醬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中國白酒在繼濃、醬、清、米四大香型后,白云邊酒廠釀出了“中國第五香”。
——1994年6月,經湖北省體改委批準,白云邊酒廠改制設立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由于沒有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營銷模式和渠道,白云邊的市場全面萎縮,銷售開始急劇下滑,經營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1998年開始,白云邊以武漢市場為中心,以湖北市場為根據地,并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年份酒,成功實現了對客戶的分層,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
——白云邊依靠獨有的釀造技術逐步形成核心競爭力,擁有了行業標準的話語權。2001年11月,以白云邊公司企業標準為藍本的濃醬兼香型白酒行業標準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布,并于2002年5月起正式實施。
——2005年11月,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云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白云邊民營化改革以后,新的白云邊股份公司確立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回報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原則,形成了產權清晰的公司股權結構、權責明確的法人治理結構、職能分明的企業組織結構,逐步建立起權責對等、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開始展翅騰飛。
——2007 年8月8日,投資方與松滋市人民政府簽訂《松滋市白云邊工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關于進一步加快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隨后,湖北白云邊集團和湖北白云邊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李欣出任湖北白云邊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梅林出任湖北白云邊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
——同年,白云邊正式啟動白云邊工業園項目,累計投資達10億元的白云邊工業園項目的正式啟動實施,使企業按照“工業旅游、生態釀酒”的發展理念實現了功能分區,在地理上了形成“一江(松江,也稱松滋河)兩園(老廠區白云邊釀造生態園、新廠區白云邊工業文化園)”的格局。
——2007年,白云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實現銷售收入6.26億元,突破6億元大關。入庫稅金1.18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在2007年荊州市十大納稅大戶排行榜中位居第2名,地稅繳納額居荊州市首位。
——2008年5月28日,白云邊商標經司法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8年,是白云邊大豐收之年。企業效益大增長,后勁大增強,品牌大提升,全年上交稅金1.7億元,躍升為荊州工業企業第一納稅大戶。
——2009年10月16日,湖北白云邊集團董事長李欣代表白云邊集團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暨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與宜賓縣政府及宜賓吉鑫酒業有限公司簽訂《戰略投資合作協議書》。三方約定,由白云邊集團控股組建宜賓吉鑫制酒有限公司,計劃一期工程投資2億元以上人民幣在宜賓天柏組團鐵北新區建設“原酒生產和技改項目”,作為白云邊酒業在有“中國酒都”之稱的四川省宜賓縣的戰略生產基地。
——2009年12月1日,以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為第一起草單位、以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熊小毛為第一起草人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23547—2009)正式實施,“兼香因我而生,標準由我而定”,白云邊成為中國兼香型白酒的領軍品牌。
——2010年10月,湖北白云邊集團與武漢市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管委會簽訂《項目投資合同書》。雙方協議確定,白云邊集團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經濟區打造占地300畝的“白云邊物流工業園”項目。該項目的實施,是白云邊集團落實“一業為主,多元并舉”戰略部署,拓展業務領域,創新經營方式的一項重大舉措。
——2010年11月1日,湖北省企業聯合會、湖北省統計局、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公布2010湖北企業100強,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同年12月,白云邊牌濃醬香型、濃香型、固液法白酒被授予“湖北名牌產品”稱號。
——2011年3月,白云邊與四川宜賓市南溪縣、南溪縣天成酒業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投資3.5億元新建原酒生產車間、包裝車間及配套設施,重金打造白酒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3億元。
——2011年10月12日,湖北省企業聯合會、湖北省統計局、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發文公布2011湖北企業100強,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榮獲該項殊榮。
——2012年1-6月,白云邊公司上交稅金近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26%,再創歷史新高。上交稅金與上年同期比,增加金額超過1億元,在荊州全市企業中排名第一。預計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將超過40億元,上交稅金將超過5億元,再創白云邊輝煌。
——白云邊酒業致力于做大做強。占地3000畝、投資20億元(動態投資60億元)的“中國兼香白酒第一園——白云邊科技產業園”將在金秋十月開始建設,建成以后,將成為集生態釀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配套產業、倉儲物流、職教中心和生活配套服務設施于一體的綜合園區,與白云邊老廠區、白云邊城東工業園區三劍合璧,實現白云邊由全國濃醬兼香白酒中國首創向中國首強跨越,實現白云邊“兼香白酒全國第一、湖北白酒全省第一、進入全國白酒第一方陣”的宏偉目標。
——武漢總部大樓即將拔地而起,武漢東西湖物流工業園項目正式啟動,四川原酒基地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產,黃石冷軋鍍鋅公司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業為主,多元并舉,集團公司將進入跨越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