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白云邊集團(以下簡稱“集團”或“白云邊集團”)是一家以酒業為龍頭產業的多元化投資控股企業集團,總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白云邊集團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位,包括白酒、食品餐飲、鋼鐵制造、置業投資、酒店旅游、物流商貿、文化傳播等。白云邊集團的多元化業務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競爭優勢,其中白酒已建立行業領先地位。截止2017年,白云邊集團總資產達80余億元,在職員工7000余人。
白云邊得名于詩仙李白“將船買酒白云邊”,1952年建廠,1994年6月成立湖北白云邊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銷售白酒為主業。2005年11月,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縣域經濟發展“一主三化”的要求,白云邊進行了“國有股份退出、實行民有民營”的產權制度改革,成立湖北白云邊集團。
2005年民營化改制以來,白云邊集團確立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回報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緊緊圍繞 “一業為主,多元并舉”的戰略部署,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6年,“白云邊”獲“中國白酒工業十大競爭力品牌”,兼香型白云邊酒被中國酒業協會正式認定為中國白酒兼香型代表。2007年3月1日,兼香型白云邊酒獲得純糧固態發酵標志使用資格。2008年5月28日,“白云邊”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9年12月1日,以白云邊為第一起草單位的《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正式實施。2015年1月18日,“白云邊”品牌通過國標GB/T272925-2011評判,正式獲“五星品牌”認證證書。2008年,公司工會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2011年公司團委被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2011年公司黨委榮獲全國非公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稱號。2015年2月28日,白云邊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先進個人不斷涌現,截止2017年5月,公司共有全國勞動模范1名、湖北省“工人先鋒號”集體2個,湖北省勞動模范5名、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4名、荊州市勞動模范5名、荊州市“五一”勞動獎章3名。技能人才梯隊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目前公司共有白酒國家評委8名,省評委31名。截至2017年,“白云邊”酒以長期過硬的產品品質連續20年獲得“湖北名牌產品”殊榮。十年改制,白云邊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超過10倍,年均增幅達30%,連續8年蟬聯“湖北企業百強”,上繳稅金連續10年雄踞荊州市制造業企業首位,并首次入圍2016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7年全國釀酒行業重點白酒企業排名中:按主營業務收入排名,白云邊位居第11位;按利稅總額排名,白云邊位居第10位。
集團注重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構建集團信息化平臺,加大科研和技術創新投入,并一直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本著“先做強、再做大”的原則,以白酒發展為支撐,依托主業,構建多元化產業集群。總投資10個億,占地500畝的白云邊工業園區,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酒業的釀造、包裝等綜合產能順利實現了翻番,二期項目重點的白云邊大酒店也已建成,對弘揚白云邊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形象產生了積極影響。白云邊工業園區綠化景觀投資超過2000萬元,綠地面積140余畝,綠化率達到30%,白墻黑瓦徽派風格的廠區建筑,江南園林式的廠區設計,賒月樓、秋水潭、小南湖,小橋流水人家的唯美意境為白云邊“工業旅游”、“生態釀酒”等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截止2017年總投資20億元占地1300畝的 “2211” 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建成后的白云邊生態科技產業園,使年新增原酒產能達2萬噸。生產格局在優化中定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產能基礎已經具備。
在確定“白云邊”兼香型品牌代表的同時,集團還堅持走出去的戰略,進行優勢擴張,積極拓展濃香型白酒市場。集團出資組建的四川宜賓吉鑫制酒有限責任公司和宜賓南溪縣天成酒業有限公司,均已投產,并于2017年組建成立今良造酒業集團,打造了川酒基地濃香型白酒“今良造”品牌。四川的戰略生產基地為白云邊“做強做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白云邊決勝千里逐鹿濃香型白酒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公司以振興老字號品牌為己任,自2013年收購“老通城”品牌以來,不斷嘗試創新,探索出一條泛品牌化發展道路,形成了以餐飲、食品、白酒和地產為核心的四大發展模塊,立志將“老通城”品牌打造成大武漢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百年老字號。
“十三五”期間,白云邊集團將圍繞建設“百年品牌,幸福企業”的企業愿景;深刻踐行“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回報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發揚“敬業、協力、創新、進取”的企業精神,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增強企業對消費者的忠誠度,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滿意度;致力于將企業建成溫暖的大家庭、求知的大學堂和圓夢的大舞臺,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 “家園文化”。堅持以白酒產業為核心,多駕齊驅,通過經營管理戰略、品牌營銷戰略、財務管理戰略、人才儲備戰略等系列舉措優化產業格局,提高企業競爭力。爭取到2020年,實現白酒、物流、食品、餐飲、文化傳播、酒店旅游、置業投資七大產業持續、高效和全面發展。